张宝辉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 第7届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做邀请报告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3-08-27 点击数: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第7届科学教育学科与专业建设研讨会于2013年8月17至19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举行 (http://news.hebtu.edu.cn/a/2013/08/24/1377306168903.html)。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科学教育学学科建设和科学教育专业综合改革。本届学术年会由河北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承办,来自全国36所高校的近100名代表出席了本届大会。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宝辉做大会特邀报告。另外三位特邀报告人是来自台湾的段晓琳教授、靳知勤教授及陕西师范大学的胡卫平教授。张宝辉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科学教育体系图谱(Mapping out Science Education System in China)。 他的报告围绕谁为中国科学教育负责这个关键问题首先展示了基于文献研究的中国科学教育体系和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及应该发挥的作用。张宝辉教授的报告引起了与会专家和学者的共鸣,其中提到的一些重要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并作为大会的重要观点写入了会议纪要。
张宝辉教授的报告摘要如下:
摘要:地球自然资源、生存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强大和安全,只有依靠科学技术发展,依靠科技创新推动的可持续发展才可能实现。科学教育在中国的教育学术体系中还处于相当弱势的地位,中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还远远低于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各种科技竞赛及“运动式”的科普教育似乎远没有达到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及科普的目的。那么中国的科学教育体系是怎么样的?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和非正式科学教育系统是否有协同(Synergy)? 效果如何?谁在担负中国公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基于对中英文科学教育研究论文、百度和谷歌搜索,本文首先从管理者和学习者的视角对科学教育体系进行了描述,接着介绍了中国科学教育相关的学会、出版单位、期刊、国际组织等。报告对如果完善现有科学教育系统和提升中国科学教育的质量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中国、科学教育体系、图谱
张宝辉教授的更多介绍可以参看:http://edu.nju.edu.cn/zb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