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伟勋博士访问南京大学张宝辉教授团队

作者:liangleming 时间:2012-12-15 点击数:

1214日下午,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伟勋博士访问了南京大学张宝辉教授团队,在逸夫馆张教授的办公室就技术如何改革中国基础教育、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深入交流。

张宝辉教授及其团队成员首先分别就自己的研究兴趣、研究经历作了介绍。团队成员目前的研究项目和兴趣包括科学教育资源建设、远程协助环境下小学科学学生的探究学习、翻转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研究、计算机支持的合作学习及学习者反思能力的培养、学术规范与方法论、参与式教学设计在研究生双语课程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教师职前培训中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培养等。团队的总体研究目标是如何通过设计研究的方法设计、实施和评价技术整合的中小学和大学创新学习模式并做到可持续和可扩展。

随后,曹博士结合自身在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学习和实践介绍了其产品“比特实验室”,并做了题为“赢在始终的教育”的报告。曹博士发现,中国是全世界最注重教育的国家之一,所有父母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发展到目前从幼儿开始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强化施教理念,但却输在了以对社会进步做贡献为衡量标准的终点上,曹博士认为教育应该贯穿于人的一生,因此还需要“赢在始终的教育”。而且在现实当中,孩子面临着极大的学习压力,但在这样高强度的学习当中,中国还是没能培养出创新性人才,“在20项现代世界重大的发明当中依然缺乏中国人的身影”。因此希望将自己研究的产品应用于“比特实验室”运用于教育当中,能够改变现今中国的教学模式,提升中国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完美结合。随后曹博士介绍了“比特实验室”的硬、软件设计及已有的教育实践。“比特实验室”将把兴趣、探索、创新和实用贯穿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同学们可以到“比特实验室”领略生活中全新创意和设计,打造属于自己的个性的自己动手做(DIY 产品,制作送给亲朋好友的实用纪念品,使“比特实验室”成为科学探索和创新制作的平台。

随后张教授团队围绕着曹博士所介绍的理念与实践进行了讨论。张教授认为教育研究者应当要有社会责任心与公益心,改革教育的道路是漫长的,而且需要坚持不懈地工作。曹博士希望科学教育能够在中国得到更实质的重视,认为需要以量化的形式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和教学成果评价并体现学习的进阶和学生的成长路径。 张教授团队认为,如果在改革在课堂上遇到瓶颈,可以考虑从非正式科学教育的角度,利用社区教育、科技馆等开展科学教育。此外,若曹博士的产品能够与现有的具体课程的需求有效结合的话,将能更大地推动这项创新的推广。最后双方希望今后能够开展更深入交流,寻求未来的合作方向。

曹伟勋博士简介:曹伟勋博士在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得硕士学位,德国爱尔兰根一纽伦堡大学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有20年芯片设计和丰富的国际化公司管理经验,现拥有多项数字射频技术方面的美国和中国专利,任国际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硅谷华美半导体协会会员,复旦大学客座教授,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
无锡爱睿芯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曹伟勋博士访问南京大学张宝辉教授团队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师范大学张宝辉教授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