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院成功承办“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线上国际研讨会(西安)”

作者: 时间:2020-12-29 点击数:

教育学院成功承办“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线上国际研讨会(西安)”


20201226日,由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承办的“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线上国际研讨会(西安)(The International Forum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STEM EducationIFAISE2020)”隆重开幕。本次研讨会由陕西师范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负责协调,由教育部管理的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资助,是我校涉外学术活动项目之一。基于对疫情、经费和时间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会议采用完全在线形式。开幕式上,陕西师范大学董治宝副校长、中国科学院科普与教育研究支撑中心周建中主任、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陈鹏院长分别致辞,对会议关注的内容高度支持,并分别介绍了陕师大、中科院和教育学院的相关信息。会议内容与最近我校负责成立的“陕西省科学教育研究中心”的目标完全一致。

本次会议组委会和代表分别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会议期间各个会场参加人员累计300多人次,其中国外参会代表30多人,参会国际代表的一个新特征是其中一部分人是正在中国高校学习或工作的留学生或者博士后研究人员。会议共收到中文投稿39篇,英文投稿17篇,会议论文集的投稿截止日期是2021130日。会议共安排主旨报告6个(中文主旨报告4个,英文主旨报告2个),圆桌论坛1个(5位国内外报告人),分论坛共7个(国内外报告人共29位)。会议期间先后使用了3ZOOM平台以及4个腾讯会议平台。由于时差关系,英文主旨报告和圆桌论坛安排在了下午,全程有同声传译。

会议的内容围绕我国基础教育中人工智能(AI)与STEM教育的关系、人工智能与STEM如何变革科技教育等八大主题展开(详见会议网站:http://zhangbaohui.snnu.edu.cn/ifaise2020.ht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熊璋教授的报告,对我国在人工智能和科技教育相关的科普和立法方面有重要影响。来自美国的主旨报告人埃里克·汉米尔顿(Eric Hamilton)教授曾经作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项目主管,一次负责五亿美元研究经费的管理,他的报告《人工智能赋能STEM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介绍了人工智促进STEM教育所取得的重大进展,指出人工智能在STEM教育中的应用划分为数据挖掘、智能增强、个性化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等领域,他在不同国家的相关项目以推进全球公平和繁荣为目标。台湾科技大学数位学习与教育研究所讲座教授、人文社会学院黄国祯院长在2016年时代杂志世界大学排名中被列为社会科学类排名世界第一的学者(多产与高被引)。他的报告展示了团队AISTEM教学活动设计模式及教学研究,对相关研究题目的选择和发展趋势有重要指导作用。新加坡的蔡奕渔副教授、北师大的张进宝副教授和陕西师范大学秦健副教授的报告展示了更多的实践案例和成果。会议安排的反馈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参会代表对会议报告人的国际影响力及报告质量给予了高度评价。圆桌论坛使参会代表的视野扩展到了欧洲(土耳其、葡萄牙)和大洋洲(新西兰)、中国在人工智能进入中小学科技教育方面的举措。论坛嘉宾基本同意人工智能,像我们经历过的收音机、电视机、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技术一样,最终将成为我们社会和学校的一部分,没有必要花太多的时间让所有学生专门学习相关内容,重点在于学习如何应用好这些技术解决问题。在基础教育阶段,仍然应该集中精力关注科学与技术教育的学科基础。

本次会议的论文将被推荐在中英文高水平期刊发表,也计划出版论文集。会议成果将直接有助于教育学院张宝辉教授团队正在研发的《跨学科融合(STEM)教育基础》慕课课程的推进,该课程计划2021年年初在中国大学慕课--爱课程平台上线。这次会议展示了陕西师范大学在当前国内人工智能与STEM教育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扩大了学校影响,为我校在科学与技术教育领域校内与校外力量的整合、跨国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图一、会议开幕式后领导、邀请报告人和参会者合影























Copyright© 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师范大学张宝辉教授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