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GPS”如何赢得诺贝尔奖评委的心?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4-10-08 点击数:
2014-10-08 张田勘
MOOC
尽管人们外出旅行和探险会有时迷路,但大多数人除了靠指南针的帮助外,都会依靠一种本能来辨别方向而不迷失,这就是我们大脑中的“全球定位系统”——GPS。现在,揭示了人脑中GPS的三位研究人员获得了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分别是,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挪威科技大学教授梅·布里特·莫泽及其丈夫爱德华·莫泽。
揭示大脑中GPS的奥秘既不能让人发财,也与医生治病和研发药物无关,却能受到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青睐,原因何在?
其实,这是诺贝尔奖评审一以贯之的特点和风格之一,注重基础研究和发现,揭示人类和自然的奥秘。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显然,人类大脑中GPS的发现并不能通过医学的手段,如移植一些定位细胞到“路盲”的大脑中以帮助其不迷路,但是,肯定这一研究揭示出的是一种人类亘古以来所追求的一个哲学命题:认识你自己。而在人类的认知中,认识你自己最难。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并非第一次奖励这种看似“无用”的知识,历史上另一个“无用”的知识受到诺贝尔奖的青睐是1973年,奖励的是基本与生理学或医学无关的领域。康拉德·柴卡里阿斯·洛伦兹、K·弗里希和N·廷伯根三人,因其揭示了动物本能的固定行为模式和动物学习的“铭记”等概念而获奖。
通俗地讲,如果一只灰雁或鸭子生下来就与洛伦兹或一条狗在一起,它就会把后者当做其母亲而不离不弃,始终跟随,这就是“铭记”。这个发现与医学无关,也不是让人类“认识你自己”,而是让人类认识动物并了解动物的心理——这“有用”吗?其实,从长远的观点看是有用的。如果我们不能认识动物、环境和生态,人类能活得更自如和更舒适吗?
今天的人脑GPS成果获奖是人类“认识你自己”的经典之作,大脑中GPS细胞的发现让人类更多地认识了自我。这对于科研或许也是一种启示,别以过于现实的“有用”与否限制自己的视野。
来源:新京报
【特别声明】本公号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如果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与我联系,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号:openonline
公号名称:MO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