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辉教授在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2011年年会做大会发言
作者:管理员 时间:2011-11-26 点击数:
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 (http://www.cnase.org/)第二届年会于 2011年11月22日-25日于浙江杭州师范大学召开。我院张宝辉教授做大会主题报告。他报告的题目是:小学科学无缝学习环境的构建与应用研究:来自新加坡的经验。
张宝辉教授在报告中谈到: 移动通讯和计算技术及相关的设备变得越来越普及,使用费用也越来越低,因此象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作为中小学生的可携带的计算机成为可能。这样的技术可以支持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和无缝(任何地点和任何时间)学习。但是要把移动通讯和计算技术同学校的正式学习整合以形成新的教学常规还面临诸多困难。作为新加坡研究基金会(NRF)资助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一个由来自多个国家的研究者组成的团队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基于课堂和非正式场所的教学设计和研究。2009年 团队从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科学课实验班开始在纸质的科学教材的基础上将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的功用整合,最后小学三年级和四年级的所有科学课程内容全部电子化,通过基于互联网的服务器教师把电子教材上传,学生将课程材料下载并通过课堂完成学习活动, 然后将自己的作业/作品上载到网络课程管理系统交给老师和研究者。 在两年里,每个学生一台智能手机并且可以全天候地不受限制地使用互联网并下载信息。小学实验班的老师是我们课程设计的合作者。移动课程的设计为学生在非正式场合的学习作了准备。学生在非正式场合的科学学习由另外一个小组追踪研究。这个报告重点介绍移动通讯和计算技术的功用、技术与课程整合中课程设计、实施过程及评价等。我们第一年的过程和结果数据表明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实践、学生成绩以及师生的理念均发生了重大变化。
与会的专家、学者、老师和学生对张宝辉教授和他的新加坡的同事们历经三年基于学校的、全方位的变革师生教与学的实践和理念的实证研究表示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