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 先生/女士:
您好!
为贯彻落实《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探讨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发展面临的焦点、难点与热点问题,促进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岭南师范学院与台湾相关特殊教育学术机构和院校协商,拟定于2015年11月20-22日在湛江召开第二届海峡两岸特殊教育高端论坛,特邀请您拨冗出席指导。现将会议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
二、协办单位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台湾特殊教育学会、台湾师范大学、彰化师范大学、台北市立大学、台中教育大学、台南大学、屏东大学。
三、承办单位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粤台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发展中心
四、会议时间
11月20-22日(20日全天报到,21日全天及22日上午会议,22日下午赋归)。
五、会议地点
岭南师范学院国会议厅〈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
六、会议主题及子议题
主题:迈向多元优质的特殊教育
子议题:
(一) 特殊教育政策相关议题:如特殊教育人才培育、特殊需求儿童就学安置、融合教育与资源教室方案、特殊教育学校经营、个别化教育计划等。
(二) 特殊教育评估与康复相关议题:如特殊需求儿童的鉴定评估、医教合作的策略、早期康复与亲职教育等。
(三)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相关议题:如特殊学校课程与教学、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成长、各类特殊学生教学与辅导实务问题等。
(四) 特殊教育转衔与就业相关议题:如各阶段特殊需求学生转衔策略、特殊需求学生生涯发展与辅导等。
(五) 海峡两岸协同创新相关议题:如海峡两岸资源支持系统的建构、海峡两岸特教发展比较分析、海峡两岸特教师资协同培育等。
(六) 两岸特殊教育的资源支持系统的建构。
(七) 特殊教育课程教材建设。
(八) 其它相关议题。
七、实施方式
会议实施方式以专题演讲及口头论文发表为主,另加海报论文发表及专题座谈。
(一)专题演讲:邀请海峡两岸知名专家学者若干名,发表其对特殊教育政策、评估或课程教学等的研究成果或见解。
(二)口头论文发表:自由投稿,预定30-40篇,需经两位学者匿名审查,再由大会论文审查小组确定。
(三)海报论文发表:自由投稿,预定10-20篇,需经两位学者匿名审查,再由大会论文审查小组确定。
(四)专题座谈:针对重要议题,邀请若干名专家学者担任引言人,带动与会者参与讨论。预定两项专题:1.如何推展融合教育与资源教室方案?2.如何经营特殊教育学校?
八、主题报告人
赖铭次教授(美国俄亥州临床心理执照治疗师、临床心理顾问)
讲题:自闭症诊疗的最新发展
杨广学教授(华东师大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教授、自闭症研究中心主任)
讲题:特殊儿童生态化教育--以自闭症为例
邓猛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研究所教授)
讲题:中国大陆融合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模式选择
吴武典教授(台湾师大特殊教育系名誉教授、岭南师院特聘教授)
讲题:特殊教育中均等(equality)与公义(equity)之思辨与实践。
九、参加人员
大陆与台湾高校特殊教育系的教师及研究生、特殊教育学校及相关机构人员、普通学校从事特殊教育的相关人员。
十、提交论文
(一) 征稿:2015年7月1日起征稿(投寄论文摘要),10月20日截止收稿。
(二)审稿:论文随到随审,审毕即通知录取与否,2015年10月31日公布全部录取论文名单。
(三)论文全文:论文录取者请尽量缴交论文全文,并于2015年11月10日前缴交。
1. 字数:限10,000字以内。
2. 论文格式:请参照APA格式撰写,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论文首页含摘要(500字以内)及关键词(3至5个)。详见【附件1】。
3.一律缴交论文电子文件(word档),附论文作者基本资料(含服务单位、职称、通信地址、电子邮箱及联络电话)。发至刘佳蕙博士< 3071893851@qq.com>(大陆投稿)或< alice622@ms3.hinet.net>(台湾投稿)。
十一、报名及注意事项
(一)10月31日公告录取名单。如因故未能出席,请尽速通知主办单位,办公电话(上班时间):0759-3174696,手机:138-2822-8620,联系人:颜胜来老师。
(二)报到地点:湛江环球国际酒店(赤坎区椹川大道366号)
(三)会议费用:会务费每人600元;食宿安排,费用自理。
(四)会议报到事宜:报到地点是湛江环球国际酒店大厅,提前、延后到达的或有特殊要求的可事先告知会务组。
(五) 交通信息:湛江火车南站、湛江机场打的到环球国际酒店大约需要15分钟,车资约20元。湛江火车西站到环球国际酒店下车,车程大约25分钟,车资约30元。有特殊要求或遇特殊情况,请与会务组联系。
十二、会务组联系方式
(一)通讯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邮编:524048)
(二)联系人:颜胜来老师
手机:13828228620 (办)电话:0759-3174696
E-mail:1165791336@qq.com(《回执》接收邮箱)。